“超強外掛”如何讓意念變?yōu)楝F實?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7-14 11:06:18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你或許早就聽說過“腦機接口”這個詞,但你可能很難想象,“腦機接口”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到底有多近?
在廣州第一個腦機接口臨床研究病房,在藥物和手術難以治愈的疾病領域,患者正在通過訓練“意念”,控制綁定在身上的器械,重新“站”了起來,“走”出病區(qū)。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大腦和外部機器之間架起了一座“通信”的橋梁,隨時捕捉稍縱即逝的意念。
從實驗室到病床:
腦機接口技術重塑康復醫(yī)學邊界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康復醫(yī)學中心主任吳文告訴總臺記者,作為國內首批應用該技術的醫(yī)療機構,珠江醫(yī)院開展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康復訓練已經有兩年多時間,相較于傳統(tǒng)康復治療手段,臨床療效顯著提升。
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郭燕舞介紹,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需依托多學科協同創(chuàng)新(工科、計算機科學等),通過信息采集、分析解碼與指令整合,構建閉環(huán)神經調控系統(tǒng)。該技術通過解碼用戶意圖,編碼外部指令,并傳遞至功能執(zhí)行區(qū),形成神經功能重塑的完整回路。該系統(tǒng)可繞過并替代中樞神經受損的區(qū)域,從而實現神經系統(tǒng)功能缺損的修復。
這個看似科幻的場景,不僅正在顛覆人們對“疾病治療”邊界的傳統(tǒng)認知,更讓不少人驚訝:明明幾年前還只能在實驗室實現、在電視里看到的腦科學技術,怎么這么快就在臨床實現了應用?
事實上,廣東“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就明確提出:未來五年,要重點推進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不過,要讓一項前沿基礎研究真正變成服務大灣區(qū)人的“超級外掛”。關鍵還得是規(guī)劃里的這一句“構建順暢高效的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體系”。像腦機接口這樣看來有些“賽博朋克”的未來技術,也能因為它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被優(yōu)先采購使用,加速其從實驗室進入市場實戰(zhàn)里迭代升級。
“賽博朋克”照進現實:
腦機接口開啟生命新可能
今天,在粵港澳大灣區(qū),腦機接口不只在病房里讓病人們重獲新生,也在賽場上讓運動員們重新煥發(fā)活力。
操控輪椅、個性化導盲AI眼鏡等硬核“神器”的使用,讓今年年底即將在粵港澳大灣區(qū)舉辦的殘?zhí)貖W會科技感打滿。用最尖端的智能技術,幫助這些特殊運動員突破生理限制,實現更多展現自我的可能。為特殊運動員搭建最溫暖的競技舞臺,這不僅是體育賽事的技術升級,同時也是對“平等、參與、共享”理念的一種深刻詮釋。
在腦機接口聯通“大腦”和“機器”的背后,大灣區(qū)企業(yè)的工程能力、高校的研發(fā)實力和醫(yī)療機構的臨床經驗也在為腦機接口成為先進技術搭橋鋪路。
當腦機接口真正融入生活,它帶來的不僅是“意念控物”的科幻體驗,更是對“人類本質”的重新定義——讓技術回歸人的真實需求,讓每個生命都能綻放獨特光彩,這才是科技服務于生活的真正意義。
(總臺記者 林麗麗 戴威 馮雪
相關新聞
- 2025-07-11單根神經纖維清晰可見!中國科學家實現小鼠全身“高清全景成像”
- 2025-06-23世界最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完成黃河段掘進
- 2025-07-09交通領域最新技術亮相北京國際展會 “中國速度”持續(xù)驚艷世界
新聞推薦
- 中國國際濕地城市增至22個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傳感器成為萬物互聯“神經末梢” “中國制造”正向“中國智造”邁進2025-07-25
- 東南有海浩無窮——從閩人與海解碼中華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國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香港在全球變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臺灣青年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暨中國陶瓷文化研習營成功舉辦2025-07-25
- 中國游戲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