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學血脈相連 彼此映照——2025海峽兩岸文學論壇采風活動圓滿結(jié)束

兩岸文學血脈相連 彼此映照-----2025海峽兩岸文學論壇采風活動圓滿結(jié)束_fororder_圖3

兩岸文學口述史研討會宣傳圖(主辦方供圖)

 

海峽飛虹消息:6月15日至16日,40余位兩岸作家和青年在2025海峽兩岸文學論壇活動期間前往廈門與漳州采風,參訪同心書屋、林語堂文化園等地,就兩岸作家關(guān)心的話題進行深入交流和研討,為進一步增進海峽兩岸文化認同、推動兩岸文學發(fā)展建言獻策,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兩岸文學血脈相連 彼此映照——2025海峽兩岸文學論壇采風活動圓滿結(jié)束_fororder_25061901

兩岸青年文學交流館·同心書屋(主辦方供圖)

 

6月15日上午,兩岸作家代表來到位于廈門翔安大嶝島的“兩岸青年文學交流館·同心書屋”。這里展示了兩岸圖書共10000余冊,其中包括臺版圖書2000余冊,打造了一個集圖書館、青年作家工作室為一體的研學交流空間。未來,這里還將設(shè)立臺灣作家工作室、沙龍場地、共創(chuàng)空間,供臺灣作家和青年安心創(chuàng)作,并為臺灣青年作家簽約落戶廈門翔安提供政策支持,為有志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臺灣青年提供創(chuàng)作、研學機會。兩岸嘉賓從古龍經(jīng)典作品IP的開發(fā)與年輕化,兩岸青年作家的培養(yǎng)與作品推廣以及數(shù)字出版的融合實踐等角度充分交流,分享經(jīng)驗,展望未來,對兩岸文學市場的融合與作家們的創(chuàng)作交流表達了強烈的信心。

 

6月15日晚,在廈門翔安酒店咖啡廳里,浪漫的燈光下,兩岸作家和青年圍坐在一起,傾聽彼此的心聲,如癡如醉。大家敞開心扉,共讀作品,傾訴彼此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位臺灣青年表示,近距離的接觸,讓自己更加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真實感和血脈聯(lián)系。一位福建文學刊物的編輯對臺灣青年感動地說:“你們是兩岸的未來,希望大家都能多讀多看文學作品,讓我們上一輩之間的文學情誼繼續(xù)延續(xù)到下一代。” 

 

兩岸文學血脈相連 彼此映照-----2025海峽兩岸文學論壇采風活動圓滿結(jié)束_fororder_圖2

林語堂故居(主辦方供圖)

 

6月16日,兩岸作家和青年來到位于漳州市薌城區(qū)的林語堂文化園。這里是著名作家林語堂的祖籍地,擁有中國大陸首家林語堂紀念館和精心設(shè)計的林語堂故居。“語堂故里、十里蕉香”,在綿綿夏雨之后,空氣中彌漫著南方濕潤的氣息,山巒、蕉林和九龍江畔的風光讓兩岸的作家們心曠神怡。位于漳州的林語堂故居是臺北林語堂故居的1:1復刻版,從建筑結(jié)構(gòu)到室內(nèi)陳設(shè),都精確再現(xiàn)了林語堂在臺灣的生活環(huán)境,展現(xiàn)了林語堂先生獨特的品味和生活哲學:“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

 

一位臺灣作家仔細觀摩了按照原址復刻的故居后,深受感動。他回憶說,自己學生時代是在閱讀林語堂著作中度過的?,F(xiàn)在來到林語堂的祖籍地福建漳州,看到同樣位于山上、與海峽另一側(cè)遙相呼應的林語堂故居,不禁讓人深感觸動。文化園的規(guī)劃之完整,不僅體現(xiàn)了大陸對林語堂文化價值的尊重,也是兩岸文學血脈相連、彼此映照的一個美好象征。

 

6月16日下午,由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兩岸文學口述史研討會在漳州南靖舉行。一位在臺灣任教的文學教授率先分享了她在大陸進行學術(shù)交流的經(jīng)歷與體會。她談到,兩岸的文學研究與論文寫作曾經(jīng)有著不同的風格與路徑,但是在互相交流、彼此深入認識的基礎(chǔ)上,都取得了迅速的發(fā)展與進步,這讓她十分欣慰與感動。

 

在兩岸文學交流史中,創(chuàng)辦于1984年9月的《臺港文學選刊》有著特殊貢獻與重要影響,作為專門介紹臺港澳及海外華文作家作品的文學期刊,先后刊登了約2100名港澳臺及海外華人作家共8500多萬字的作品。“這里面值得回憶的故事太多了”,該刊主編、福建省傳記文學學會創(chuàng)會副會長練建安介紹,《臺港文學選刊》始終以聯(lián)系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為宗旨,近年來舉辦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引發(fā)兩岸同胞的強烈反響,希望今后還會不斷發(fā)展壯大。

 

“倘若生命是渾然的未知,那么與其活在一百年的痛苦中,我寧愿只取這美好的一瞬”。長期從事兩岸交流的戲劇制作人袁鴻以臺灣詩刊《秋水》主編涂靜怡的一首詩作為自己的開場白。對他來說,20世紀90年代與臺灣詩人在北京的一次會面,是他生命中尤為美好的一個瞬間。此后,他引進賴聲川話劇《暗戀桃花源》、帶大陸劇團到臺灣展演,每次舉辦活動都會留下無數(shù)難忘的美好回憶。

 

參與交流活動的嘉賓們表示,文學的交流是沒有界限的,兩岸都是炎黃子孫,同受中華文化滋養(yǎng),這是作為中國人的幸福。兩岸應一起努力,將這些流淌在文學中的美好感受、浸潤在語言里,讓中華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