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面對才是確?!叭A”的途徑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10-17 10:03:53 | 來源: 中國臺灣網(wǎng) |
被形容為“鮭魚變鯊魚”的頂新集團,在油品連續(xù)出包三次之后,終于惹起了全體臺灣人民的怒火,“滅頂”運動如火如荼,呼吁消費者全面抵制頂新的產(chǎn)品。“滅頂”運動又碰上選舉的熱季,各候選人自然紛紛插花。愛唱反調(diào)的綠營臺北市長候選人,卻把抵制說成是中古時代的“獵巫”迷信。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17日發(fā)表透視集文章認為,所謂“過猶不及”,理性面對食安問題,恐怕才是企業(yè)主、消費者、主管單位欲求“三贏”的不二途徑。
首先,頂新油品出包,蓋已查有實據(jù);全民怒火,也是其來有自,所以不能說大家在找“代罪羔羊”,或是無理性基礎的暴民行為。然而經(jīng)濟市場基于自由法則,全面抵制也只能限于公民自發(fā);媒體、政黨公開煽火,實屬不宜。甚至刻意放大“鮭魚返鄉(xiāng)”的特殊性,由“反奸商”而“反臺商”,則更擴大了打擊面,有意無意間,即走火入魔,“滅頂”運動需三思后行。
其次,出包的品牌,終究是臺灣五十年的老字號。“滅頂”之不易,在于其營收,大陸市場為此間的十倍;因此如魚得水,大可順流而溜,一走了之,鮭魚之欲滅頂,難矣哉!全民運動的后果,最多只是“滅全”,徒然搞垮本土老店,損害勞動者的工作權。所以競爭激流中,絕不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老字號生產(chǎn)品項有上千種,也有市占率最高的乳品等等,抵制者務必理性分析,否則無異自我傷害。
最后,事件善后勿與選舉掛勾。食安管理,必須自源頭控管、層層記錄,其工程絕非一蹴可幾;而候選人為恐油品出包拖累選情,難免病急亂投醫(yī),實則等于自亂陣腳。眼前最重要的,還是設法重建油品市場信心,讓消費行為回歸正常;至于追究奸商責任,則屬檢調(diào)權責,全民應就事論事、冷靜以對,才是周全的思維。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