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袁隆平讓所有人不挨餓的夢想一定會成為現實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1-05-24 16:58:08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今天(5月24日)下午,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海外各界人士以多種方式緬懷追思袁隆平院士一事進行提問。
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著名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這充分說明他對中國乃至世界雜交水稻事業(yè)所作的貢獻受到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他的逝世是中國和世界的巨大損失,他將永遠為人們所緬懷和銘記。
趙立堅說,目前中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已達2.4億畝,僅每年增產的糧食就可以養(yǎng)活8000萬人。中國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將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這與袁隆平院士的艱苦努力密不可分。在自身糧食增產增收的同時,我們也始終秉持開放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向世界各國慷慨分享雜交水稻技術。
趙立堅介紹,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的輸出與對外開放幾乎同步,1979年中方首次對外提供了雜交水稻種子。40年后,中國雜交水稻已在亞洲、非洲、美洲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推廣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40年間,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人員還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美國等國,為水稻研究人員提供建議和咨詢,并通過國際培訓班為8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培訓超過1.4萬名雜交水稻專業(yè)技術人才,上述努力為解決世界饑餓和貧困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
趙立堅說,金黃沉甸的稻谷讓無數人享受到了吃飽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袁隆平院士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畢生奮斗的夢想,就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讓所有人不挨餓。中國創(chuàng)造了糧食自給的人間奇跡,也有意愿、有能力繼續(xù)為全球糧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貢獻。我們相信在各方的攜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夢想一定會成為現實,饑餓和貧困終將從地球上消失。
總臺央視記者 黃惠馨 張熙 孔祿淵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