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評學生扮納粹:無知、無感或無腦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12-27 09:33:24 | 來源: 中國臺灣網(wǎng) |
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今日發(fā)表透視集文章說,最近有兩則新聞,可以讓人看到臺灣的問題。第一則新聞是臺灣在一家英國市調(diào)組織“易普索莫里”所做的一項“無知指數(shù)”調(diào)查,位于第3名。這個第3名著實讓人感到難堪。第二則新聞則是一群高中生在校慶游行中扮演納粹,結(jié)果引來以色列及德國駐臺單位抗議,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辦公室、臺當局“教育部”皆出面譴責此一行為。這群高中生、還有老師、校長,恐怕都沒想到只是扮演歷史上的納粹,竟然會出這么大問題!
評論指出,有人說這是因為無知,臺大葉丙成教授則說無感才問題。他認為這些學生當然知道歷史上的納粹,只是對于納粹的罪行無感。換言之,學校只教學生歷史資料而已,因此他們對于納粹屠殺猶太人無感。
評論直言,這其實不是無知或無感的問題,而是無腦的問題。所謂無腦,就是對問題都只到表面,根本沒有思考其本質(zhì)及不同的面向,因此很容易一窩蜂,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太陽花學運時,許多年輕人根本不知道兩岸服貿(mào)協(xié)議的內(nèi)容;還有那些反課綱的學生,都還在學習階段,對于歷史能有多深刻的思考?他們抗議的情緒很強,但思考的理智則很弱。
評論指出,教育的目的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與多元思考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目標。然而,從這幾年臺灣的社會現(xiàn)象來看,學生的思考能力并未與參與熱情同步成長。楊絳曾說,你的問題是書讀得不多而想得太多,而臺灣學生可能書背了很多,卻想不多,而又做太多。
新聞推薦
- 近6千億元產(chǎn)值!中國衛(wèi)星導航應用多領域突破、國際影響力攀升2025-05-19
- 第二十七屆海交會促成一批兩岸產(chǎn)業(yè)經(jīng)貿(mào)項目合作2025-05-19
- “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在廈舉辦2025-05-19
- 4小時快速尋親 速解臺胞尋親難題2025-05-19
- 在戛納中國館,跟著電影游中國2025-05-19
- 在德國博物館看世界海圖上的中國航海文明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