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海上絲綢之路遺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6-07 14:40:4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資料圖:福州古剎舉辦九地市聯(lián)合申報海絲世遺新年撞鐘祈?;顒印V行律绨l(fā) 李棟財 攝
中新社泉州6月7日電 (記者 孫虹)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7日在古代“海絲”起點城市福建泉州舉行。來自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希臘、日本、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的60多名專家學者、政要名人與會,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遺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其間熱點話題。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政策與法規(guī)執(zhí)行部申報及預備名單主管亞歷桑德羅·巴爾摩薩指出,絲綢之路的意義不能以單一國家的范疇來考慮,而是應該站在全局來理解。
亞歷桑德羅·巴爾摩薩在會上做題為《從世界遺產公約角度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旨發(fā)言。“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路線網絡(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共有)”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他以此為例提出,在參與絲綢之路為命題的申報準備中,參與國可以意識到他們與絲綢之路相連的文化進程,同時尊重并推進人類文明在多元基礎上的共同進步。
“根據累積的經驗,現(xiàn)在是時候著手形成概念文本,為海上絲綢之路申報工作作鋪墊了。”亞歷桑德羅·巴爾摩薩說。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說,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由泉州牽頭,聯(lián)合廣州、寧波、南京等城市,全力推進中國“海絲”聯(lián)合申遺,作為中國2018年項目組織申報。根據申遺計劃,今年9月份,泉州將正式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申遺文本;2017年上半年,遺產專家將實地考察各個遺產點。目前,已經初步選定出30個申遺文物點,其中泉州占了一半多。
“長期以來,泉州人像愛惜自己生命一樣愛惜‘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泉州市市長康濤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以來,泉州就著手開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于2006年、2012年兩次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圣”,“臺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游“說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質量發(fā)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zhàn)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