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岸經貿合作再添新動力——兩岸兩會第11次會談前瞻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5-08-21 10:21:49 | 來源: 新華網 |
兩岸兩會領導人第十一次會談定于8月24日-26日在福州舉行,將商簽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以及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并就大陸居民經臺中轉及進一步便利兩岸同胞往來事宜等交換意見。
本次擬簽署的兩項協議中,兩岸租稅協議一直備受臺灣工商界期待,涉及廣大臺商的切身利益。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朱磊認為,協議簽署將會為兩岸民眾尤其是商業(yè)人士提供非常便利的條件。
有數據顯示,目前大陸位居臺灣出口排名首位,進口排名第三,臺灣對大陸貿易出超,貿易總額龐大。臺當局財政部門相關人士認為,以2011年度資料估算,簽署兩岸租稅協議可為臺商、陸商分別減輕稅負39億元和1億元,并使臺灣稅收凈增81億元至133億元。
朱磊介紹,雖然兩岸經濟交流日趨頻繁,但雙方租稅機關依據各自稅法規(guī)定向對方民眾及企業(yè)征收所得稅,產生兩岸重復課稅問題。簽署租稅協議后,對于臺灣方面來說,除了可以減輕個人以及企業(yè)稅負,增強臺商個人和企業(yè)在大陸的競爭力外,同時也有利于增加臺灣投資環(huán)境的吸引力。從長遠來看有望吸引更多的外資赴臺投資,裨益臺灣經濟的長期發(fā)展。
早前在租稅協議商談過程中,有臺灣民眾擔心簽署租稅協議會導致臺方收不到臺商的稅以及協議中有信息交換的安排等問題,國臺辦發(fā)言人就曾明確回應,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協議是要減稅、降稅,而不是查稅,對兩岸民眾都是有利的。
臺灣媒體評價,兩岸經貿日益密切,但兩岸重復課稅使得臺商相較其他外資企業(yè)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因而該協議的簽署將助力臺商在大陸的發(fā)展,有利于兩岸經貿發(fā)展。
島內民眾也對此次兩岸兩會領導人會談中擬簽署的協議表示樂觀其成。臺灣陸委會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有54.2%的島內民眾支持商簽兩岸租稅協議,79.2%的島內民眾支持推動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另外,有59%的島內民眾支持繼續(xù)就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三次正式會面(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和臺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金門會面)所達成結果的議題,包括陸客中轉、商簽貨貿協議、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進行后續(xù)溝通協調。
民航飛行方面,兩岸定期航班已完成協商,客運每周840個往返航班將增加至890個,貨運維持每周84個往返航班,兩岸往來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但雙方航空產品及零組件尚未相互認證,導致航空公司維修檢查均需專人隨機執(zhí)行。
臺當局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生效后不僅能減少旅客因機械因素導致班機延誤等問題,更能提升飛航安全。在簽署協議后,兩岸將在規(guī)范領域、監(jiān)理機制、證照管理、專業(yè)認可及訊息交換等方面合作,雙方可依協議至對方航空公司進行檢查作業(yè),亦能委托對方執(zhí)行航機維修簽放作業(yè)。
“這次兩岸兩會擬簽署的兩項協議都是貼近民生的實際問題。”朱磊認為,“這些協議的簽署充分表達了大陸方面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真誠善意,也希望臺灣同胞可以感受的到。”(俞菁)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圣”,“臺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游“說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質量發(fā)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zhàn)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