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歸女博士求職不順 到藥廠當“白老鼠”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9-01 14:47:5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一位失業(yè)一年多的35歲留美女博士,為了生活,做了藥廠新藥的人體試驗對象,月薪不到2萬臺幣(約人民幣4112元),甚至不如應屆畢業(yè)生。
據(jù)報道,全臺擁有碩博士學歷的人數(shù),今年暑假正式破110萬人大關。旅美拿到博士學位的Jany(化名),大學、本科念的都是一流的公立理工科學府,在校成績名列前茅,從美國返臺后,不到30歲就順利進入私立大學任教,堪稱“人生勝利組”。
不料,就在她擔任大學助教的第6年,生活全變了樣,因為學校像她這樣的留洋博士實在太多,在升等競爭中,Jany沒有通過考核,無情地遭到學校解聘。Jany自去年9月開始成了失業(yè)一族,Jany坦言,這是她在攻讀博士之際,從未計算到的失業(yè)風險。
在失業(yè)期間,Jany也想要發(fā)憤圖強、有所作為,但結果都不如預期。
履歷上不敢寫留美博士
Jany透露,面試過程中,每位主考官都對她的博士學歷相當好奇,她坦言助理教授升等不順,才希望以流利英語,進入待遇較高的企業(yè)服務,原本以為自己不錯的外型,服務業(yè)會喜歡,沒想到最后仍無疾而終。
迫于生活壓力,Jany只好先去當藥廠新藥的人體試驗,過程中要試驗各藥廠的新藥物、做腦波掃描測試等,但一個月薪資連2萬元臺幣都不到。她說:“現(xiàn)在是先求有、再求好”,在人體試驗的過程中,還是可以邊找工作、邊等待。
但這回Jany學聰明了,在應征服務業(yè)性質的工作時,履歷表只寫到臺灣碩士學歷,希望提高錄取率。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