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聯(lián)合會舉辦“傳媒導賞團”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7-22 10:53:01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道教聯(lián)合會21日舉辦“道教歷史及文化傳媒導賞團”,帶著大家游覽了蓬瀛仙館、圓玄學院以及黃大仙祠三座在香港具有代表性的道觀。
在香港,道教文化無處不在。農歷新年上頭炷香,在某些特定日子慶祝天后誕、車公誕、洪圣誕、侯王誕等習俗在普通百姓中世代相傳。另外,港人還會在重要的節(jié)日舉辦祈福法會,如清明思親祈福法會等,也是道教的特色活動之一。
黃大仙祠在香港香火一直很旺盛,每年的農歷新年都吸引大批善信前來進香祈福。如今,黃大仙祠已成為不少內地游客來港的必游景點之一,這和黃大仙在中國道教文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游子安說,道教講求“兼容并蓄”“三教兼容”。例如,信徒在黃大仙祠不僅可以崇拜代表道教的黃大仙,在位于大殿旁的三圣堂,還供奉著呂祖先師、觀音菩薩及關圣帝君。呂祖是道教的神仙,觀音是佛教的菩薩,而關圣帝君則備受道、釋、儒三教信徒景仰崇拜。
游客若來到位于香港粉嶺的蓬瀛仙館,不可錯過參觀仙館道德經壁上的五千字《道德經》。蓬瀛仙館署理助理總裁陳敬陽對記者說,《道德經》是道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體現(xiàn)的是“順其自然”,這種理念適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
位于新界荃灣的圓玄學院是另一處“三教兼容”的道觀。學院雖隸屬于道教,但兼奉關帝、觀音、呂祖和濟佛等,信奉的是“道”,也是多神信仰,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每年的元宵節(jié),圓玄學院都會舉辦慶燈游園盛會,院內掛上千盞花燈,由專人題上吉祥語,熱鬧鼎盛,歡樂融融。(記者王欣)
新聞推薦
- 近6千億元產值!中國衛(wèi)星導航應用多領域突破、國際影響力攀升2025-05-19
- 第二十七屆海交會促成一批兩岸產業(yè)經貿項目合作2025-05-19
- “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在廈舉辦2025-05-19
- 4小時快速尋親 速解臺胞尋親難題2025-05-19
- 在戛納中國館,跟著電影游中國2025-05-19
- 在德國博物館看世界海圖上的中國航海文明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