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不應簡化成“粽子”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6-03 16:05:51 | 來源: 福建日報 |
在一個日益現(xiàn)代化的年代,我們更有理由懷念那些與民族血脈息息相關的傳統(tǒng),比如屈原,和農耕社會里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到了,你還在家包粽子嗎?門上還掛著菖蒲嗎?窗間還別著艾葉嗎?你還會扶老攜幼去江邊看龍舟嗎?你還會在孩子腦門上抹雄黃酒嗎?還會教他誦《離騷》嗎?
源于千百年前農耕社會的端午節(jié),是中國最具傳統(tǒng)特色的節(jié)日,如今,人們像把中秋節(jié)稱為“月餅節(jié)”一樣,把它稱作“粽子節(jié)”。但是,端午不應簡化成“粽子”和“放假”。
眼下,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推進和外來文化的滲入,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習俗受到極大的沖擊與挑戰(zhàn),一些東西正逐漸演變:做龍舟不再是神秘的祭祀,變成了商品化生產;粽子不再是長輩的手藝,大工廠流水線生產并裹上了真空包裝;菖蒲、艾葉不再家家皆有,卻化作了汨羅江畔鮮見的風景……在許多地方,端午節(jié)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了些物質,少了些文化。
留住傳統(tǒng)習俗,是為了留住背后的精神內核和民族血脈。如端午的意義之一紀念,紀念偉大的屈原,紀念拳拳愛國之心。如何讓文化之根不在歲月的齒輪下斷裂,而在常態(tài)化的教育中歷久彌新?
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有我們每一個人的根。留住它,我們該做、能做的,還有很多。袁汝婷
新聞推薦
- 菜市場“煥新潮”圈粉年輕人 代炒菜服務你體驗了嗎?2025-07-21
- 廈門自貿片區(qū)推出兩岸跨境健康險“健易?!?/a>2025-07-21
- 平潭推出對臺“離境退稅+”入境消費互惠模式2025-07-21
- 兩岸青年走進浙閩:探尋中醫(y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2025-07-21
- 同源共響 甬臺青少年共譜民樂新章2025-07-21
- 跨海來義剪 青絲牽兩岸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