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發(fā)現(xiàn)唐吐火羅人墓志 記載王族三代入仕唐朝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23 16:04:0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圖為羅何含墓志拓片。資料圖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2日電(記者田進 冽瑋)西安碑林博物館專家段志凌22日透露,經對新出土的唐吐火羅人羅何含墓志研究發(fā)現(xiàn),墓志記敘了吐火羅王族祁斯祖孫三代入仕唐朝的事跡,為研究唐朝與西域各國關系提供了重要資料。其中所述羅何含用震懾與綏撫手段解決兩部沖突安定邊境之事,彌補了唐代文獻中“和斷政策”的記載缺失。
這合唐羅何含墓志出土于陜西省延安市城南虎頭峁。墓志為砂石質,志蓋呈覆斗形,正中為棋盤格,篆書陰刻“大唐故羅府君墓志銘”9字。志文楷書,陰刻,共26行。
據志文“今則吐火羅國王之密屬也”、“祖祁斯,皇火羅國大首領”可知,羅何含應為吐火羅人。吐火羅國是歷史悠久的中亞古國,在今阿富汗北部一帶。
“南北朝以來,吐火羅與北魏、隋保持朝貢關系。唐朝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賀魯之亂后,吐火羅擺脫西突厥控制獨立建國,與唐朝的關系更密切。”段志凌介紹,當時唐朝利用加封和設立安西大都督府等手段,對吐火羅等進行管理。同時,吐火羅也不斷派遣使者和子弟朝貢,或派兵助唐平定內亂。
專家推測,羅何含之祖祁斯極有可能是王族。祖父約在乾元元年“助國討賊”,以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封官進爵留作宿衛(wèi)。
據研究,唐代中亞吐火羅人多以羅為姓。祁斯入仕唐朝后,其子孫也以羅為姓了。
羅何含曾以左廂兵馬使兼都教練使之職出任和斷兵馬使。“和斷”一詞與“和斷政策”在唐代文獻中鮮見。段志凌分析,墓志所述羅何含震懾與綏撫兩手并用,妥善解決了黨項杷利、野利兩部沖突,安定邊境,彌補了唐代文獻中“和斷政策”記載缺失,為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增添了新資料。
吐火羅與唐朝的關系十分密切,遣使朝貢、入仕宿衛(wèi)的事新舊《唐書》中多有提及,但其后裔以及內附部眾情況卻鮮有文獻記載,目前考古材料也十分少見,羅何含墓志明確指出其先輩是“吐火羅國王之密屬也”、“皇火羅國大首領”,為入唐吐火羅人的研究提供了資料。
段志凌說,墓志記敘了吐火羅王族祁斯祖孫三代為唐朝宿衛(wèi)禁廷、戍邊守土、和合蕃漢,以至爵封郡王、勛晉柱國的功績及其子孫綿延、落籍延州,是研究唐朝與西域各國關系及民族融合歷程的重要資料。(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